媒體聚焦
孩子耳朵的事莫忽視 保護聽力健康要趁早
發(fā)布日期:2016-03-04 作者:本站編輯 點擊:76009
鄂州日報訊(記者郭愛兵)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,今年的活動主題是“關注兒童聽力健康”。昨日上午,市中心醫(yī)院耳鼻喉科醫(yī)護人員在新門診大樓開展義診活動,向市民傳授養(yǎng)護愛護耳朵的常識,對有聽力障礙的患者細心做完檢查后,給予醫(yī)療指導。
耳鼻喉科主任吳興宇介紹,影響兒童聽力健康主要有三個原因:中耳炎、掏耳、外傷。要想讓寶寶擁有正常的聽力,需要從孕期開始注意。對于聽力問題的預防和治療,關鍵也在于“早”。
吳興宇強調,先天性耳聾大部分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的,婚前可作耳聾基因的篩查。另外,懷孕期間要避免服用一些對胎寶寶聽力有損傷的藥物,比如慶大霉素;要盡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、皰疹病毒、風疹病毒等,避免接觸X射線。
新生兒聽力篩查要過三關。初篩定于出生后48小時,復篩在出生后42天。如果復篩還不通過,就需要做聽力診斷。
新生兒護理需注重細節(jié),防止急性中耳炎。給孩子洗澡、洗頭時要特別注意別讓污水灌進耳道。哺乳時,由于寶寶咽鼓管較成人短、平而寬,且咽口位置較低,乳液易由咽鼓管進入中耳,造成急性中耳炎,所以要保持正確喂奶和喂水姿勢,要把嬰兒抱起來,取半臥位姿勢。
感冒后突發(fā)耳悶要重視,需要關注寶寶是否表現(xiàn)出中耳炎癥狀。另外,在寶寶患感冒和中耳炎時,最好不要坐飛機。因為這時候咽鼓管處于水腫狀態(tài),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。
應盡量遠離可預測性噪音,科學防護各類娛樂性噪音。不要讓孩子長期佩戴耳機,聽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。長時間處于噪音環(huán)境情況下,最好每6個月做一次聽力
吳興宇稱,對于已經出現(xiàn)聽力障礙的孩子,需要依病因采取對應矯正舉措。如中耳炎并發(fā)迷路炎的患者應用抗生素、外科手術治療;腦橋小腦角腫癰導致的耳聾,應進行外科手術治療;由于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,應立即停藥。
由于目前缺乏肯定療效的聽力障礙治療藥物,應根據臨床適當給予孩子B族維生素、血管擴張藥物治療,必要時可試行針灸、高壓氧治療。佩戴助聽器可以改善患者的聽力狀況,對耳蝸性聾可以考慮電子耳蝸植入。
對殘存部分聽力的孩子,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專業(yè)醫(yī)療、康復機構施行聽覺訓練加以補救。